跳到主要內容區

2018 春季【佳作】公益與私利—《13 ‧ 67》中關振鐸的內心世界

2018 春季【佳作】公益與私利—《13 ‧ 67》中關振鐸的內心世界

作品名稱 公益與私利—《13 ‧ 67》中關振鐸的內心世界(點選可觀看全文)
得獎人 林O勳

評審評語


       本篇文本分析的學院報告,選擇香港作家陳浩基的警察辦案小說《13 ‧ 67》為分析對象,其實是部「容易閱讀」也「容易被吸引」卻「不一定容易討論」的文本,在於其文本所架構的時空,以及這類型的文本並不易掌握論述深度。作者從閱讀的熱情到討論的深刻,是值得嘉許的,更可看出他對其中一篇故事〈Borrowed Place〉的喜愛,作為本篇學院報告的論述緣起以及重點。

       但是,此為其報告的優點卻也是缺點。本文在「三、竊取廉政公署機密文件之經過」細緻討論了〈Borrowed Place〉的故事情節與角色動機,是本文最為精采之處。但,也因本文題目之設定為「《13 ‧ 67》中關振鐸的內心世界」,而必須涉及整本小說《13 ‧ 67》,故見作者於寫作過程的調整痕跡,並意圖擴大論述結構與內容。像是「二、關警官的處世原則」擷取了其他篇章的書寫,去呈現主角關振鐸的處世模式,才足以思考本文所欲討論的「公益與私利」,最後的「五、作者賦予關振鐸與此書之意義」則將論述擴展到書寫動機與香港歷史。這樣的安排雖可見作者的用心、用力與用功,卻造成除「三、竊取廉政公署機密文件之經過」外,其他幾個章節的論述都不夠深刻(特別是「四、關振鐸心中的警察榮譽」),包含有些舉例其實只有單一的舉證(特別在「二、關警官的處世原則」中)。

       最為可惜的是「五、作者賦予關振鐸與此書之意義」這個章節,其實是一個非常深刻卻又難度極高的命題,涉及文學創作與現實間的討論,是能夠被繼續推論的。但,在本文裡卻似乎作為一個輕輕帶過的書寫,而沒有更深入的思考與論述。此外,章節間的延續性也不夠強,於是每一個章節都像是相對獨立的題目。

       不過,就目前〈公益與私利—《13 ‧ 67》中關振鐸的內心世界〉的完整度來說,已具備文本分析該有的力度,以及論述的水準,希冀能夠再回頭審視自己的問題初衷,以及拉廣、加深論述模式,會逐漸發展成更為精彩的論文。


評審老師:吳岳霖

 

 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