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 春季【佳作】五〇年代臺灣流亡作家的恐懼與想像
作品名稱 | 五〇年代臺灣流亡作家的恐懼與想像(點選可觀看全文) |
得獎人 | 周O謙 |
評審評語
本篇題目取材包含五零年代的流亡文學以及半自傳小說虛實問題,邱永漢更是遭臺灣文壇遺漏,近來被重新發掘的創作者,具有研究潛力。這篇論文文筆剖析條理精當、冷靜內斂,從刻意虛構的戲劇化情節映射出流亡的現實關懷,無論是對金錢追求的恐懼,抑或在生存困境下自由的層層幻滅,研究主軸的掌握、分析是相當具有層次的,足見作者的寫作功力。
缺點在於對文本虛實、貧困、自由的探討其深度和面向還是稍有不足,以下逐條分述提供參考:首先,第二節談半自傳小說的虛與實,邱永漢的創作動機歸結為故事情節的需要以及流亡者的心中共鳴,分作「恐懼」和「幻想」,以此開啟第三節的討論。不過依此脈絡發展,後半段似乎與半自傳的虛實問題關係不大,也未能形成更關鍵性的論點,則《我的青春‧臺灣 我的青春‧香港》與《香港》之間並無太多對話延展。
其次,不論是金錢或自由問題,原著的處理方式都是緩慢遞進的,利用賴春木遇到幾位流亡青年的經歷,在貧困中掙扎,漸漸摧毀、轉化主角原先的價值觀。例如小說的名言:「我們所到的自由,是滅亡的自由、餓死的自由、自殺的自由,都是沒有資格做為人類的自由。」李明徵說出這段話的時候賴春木第一時間是嗤之以鼻的,但小說的結尾春木卻已感嘆:「往自由的道路是條多麼殘酷的道路啊。」本文在處理上忽略了這些變動,甚至也遺漏這些配角的重要性,使得小說分析稍嫌平面。
另外是流亡文學的比較,本文不斷提及流亡文學與《香港》間的差異與感受問題,卻很少提出實際的文本相互對話(僅有《半下流社會》一小段落),流亡文學對於《香港》關懷的現實問題、自由辯證能否有呼應之處,是可再加強的部分。
最後,主角的名字有誤,根據這篇論文所採用的版本應為「賴春木」。
評審老師:呂柏勳